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那些花儿

在我生命的每个角落静静绽放...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人生的路上有甜苦也有喜忧,拥有一颗平常心,坦然面对一切......晴空万里的生活与阴雨绵绵的生活都是一种风景,用看风景的心情,让心灵去旅行.

微博版《致课改人》  

2011-07-09 12:36:24|  分类: 精品转载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文------褚清源

课改不在于知,而在于行;行动是最高纲领,行动是最大智慧。当我们真正走在课改路上的时候,会发现最初预设的种种问题是多么肤浅,会发现课改其实并没有想想得那么“危机重重”,始终坚信一点:只要行动就有收获,唯有行动才能成功。

 

有一说一是律师,叫严谨;有一句说10句是专家,叫学问。教师呢,我觉得应该学会有10句说一句。因为专家常常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、具体的问题抽象化,而教师则既需要把简单的问题简单化,更需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。

 

我们都知道,教师的讲不能代替学生的学,讲得好不等于学生学得好,但是具体到微观教学领域,我们常常忽略这样常识。学会做一个懒教师,少讲一点,让学生勤快起来。杜郎口一少讲,讲出了一个“杜郎口旋风”。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坚持少讲,则学生的成长与成功具有更大的可能空间。

 

改课与课改,是学校教育的两大命题。改课,是为了让学生的每一个45分钟都能愉悦地度过;课改,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有更丰富的体验性学习生活。

 

名校不能被神化和妖魔化。名校不是“造”出来的,不是“捧”出来的,而是做出来的;名校不是培养出来的,不是塑造出来的,而是生长出来的,并且是野生的,是散养的。

 

对于成功学校的经验,我主张“拿来主义”,我们没有必要对学校所有的工作都进行原创性研究,正如渡河者,当河上已经有了摆渡者和桥的时候,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摸着石头过河,只需要找到摆渡者或桥即可。

 

我们不能只想着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,而应该让孩子学会自己保护自己;同样,在学习上,我们不能包办学生的学,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,给孩子的成长和学习预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。过分关怀与包办代替,都可能以爱的名义对孩子造成伤害。

 

孩子走进学校并不意味着就走进了教育——考量的标准是,教学是否满足了学生的学的需要,学生是否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;教师从事着教书的工作并不意味着就从事了教育——很多时候,我们的教师只是把教育当做了谋生的手段,而非追求一种理想与信仰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79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